2023年百普赛斯研究报告 重组蛋白细分行业企业-焦点热文

开源证券   2023-07-04 17:00:40

1、百普赛斯:重组蛋白细分行业领军企业

百普赛斯成立于 2010 年,是一家专业提供重组蛋白等关键生物试剂产品及技术 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重组蛋白、试剂盒、抗体、培养基等生物 试剂;其中,重组蛋白是公司的核心产品,能够应用于全球生物医药公司与科研机 构药物研发及生产的各个环节。公司业务遍布全球,目前已在中国、美国、瑞士等 国家的 12 个城市设有办公室、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累计服务客户超 7000 家,逐 步形成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市场格局。

1.1、创始人为公司实控人,多次股权激励奠定人才基础

创始人为公司实控人,多次股权激励奠定人才基础。截至 2023Q1,公司创始人 陈宜顶直接持有公司 23.53%股权,并通过天津百普赛斯和天津百普嘉乐间接持有公 司 8.26%股权,合计持有公司 31.79%股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从 2018 年至 2020 年,公司先后对核心员工实施 3 次股权激励;2022 年 4 月,公司拟向 87 名管理层及 核心员工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 80 万股。多次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保 障团队的稳定性,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核心高管深耕生物试剂领域,产业经验丰富。公司创始人陈宜顶先生是生命科 学专业科班出身,先后工作于神州细胞、赛默飞世尔等海内外生物试剂领域知名公 司,产业经验丰富;其他核心管理人员均从事过一线研发工作,拥有坚实的产业技 术背景和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公司员工数量增长稳健,截至 2022 年底已达 597 人, 同比增长 50.4%,为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新冠影响逐渐收窄,重组蛋白贡献主要收入

受益于生物药行业需求增加,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在 2020 年突发新冠疫情背景 下,公司迅速做出反应,开发出用于新冠疫苗、新冠药等科研试剂产品,满足下游 客户的需求,当期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快速增加。2022 年,公司营收 4.74 亿元, 同比增长 23.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83 亿元,同比增长 11.69%,业绩增长稳健。 2023Q1 公司营收 1.37 亿元,同比增长 19.7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461 万元,同比 下滑 17.63%,主要系疫情管控放开及春节假期影响产品销售。

常规业务快速发展,新冠影响逐渐收窄。高质量的产品叠加国产替代大趋势影 响,公司常规生物试剂保持快速增长。2022 年常规业务营收 3.85 亿元,同比增长 29.82%。2021 年起国内疫情逐步好转,新冠相关需求有所减少,新冠业务占比从 2020 年的 29.5%下降至 2022 年的 18.8%,预计后续新冠相关业务影响会进一步降低,整 体上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小。重组蛋白贡献公司主要营收,各业务线维持高盈利能力。从产品结构看,重组 蛋白业务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推动力,2020-2022 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86.88%、 84.58%、83.04%;2022 年重组蛋白业务营收 3.94 亿元,同比增长 20.99%。公司各 业务线整体维持高盈利能力,除检测服务外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80%以上;重组蛋白属于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业务,2020-2022年毛利率分别达94.68%、95.96%、95.11%。

2、生命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生物试剂行业快速增长

生命科学是涉及生命和生物科学研究的科学分支,涵盖了免疫学、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医学、药学和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生命科学试剂是生命科 学研究和开发的基础材料,作为易耗性工具在生命科学科研活动中被广泛使用。随 着生命科学研究逐步向微观化、定量化发展,新型的设备、试剂和实验方法也不断 出现。生物科研试剂有蛋白类、核酸类以及细胞类 3 个种类。其中,蛋白类产品主要 包括重组蛋白和抗体,核酸类产品主要包括定制化的合成核酸和克隆载体,细胞类 产品主要包括转染试剂及培养基。

2.1、生命科学的发展带动上游生物试剂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发投入稳步增长,推动生物试剂市场空间逐步打开。随着 人类基因组、干细胞、克隆技术等基础研究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快速商业化,生命 科学领域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统计,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 研究资金投入预计从 2016 年的 1247 亿美元增加到 2022 年的 1754 亿美元,2016-2022 CAGR 达 5.85%,整体增长稳健。全球生物试剂整体市场规模预计从 2016 年的 139 亿美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216 亿美元,2016-2022 CAGR 为 7.62%,全球生物试剂的 市场空间正逐步打开。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投入快速增长,推动国内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国家不断鼓励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研究资金投入 快速增长。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统计,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预计从 2016 年的 496 亿元快速增长至 2022 年的 1224 亿元,2016-2022 CAGR 达 16.25%,复合 增速约为全球的 3 倍。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预计从 2016 年的 82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207 亿元,2016-2022 CAGR 达 16.69%,增速约为同期全球的 2 倍。

从产业链上看,生物试剂供应商的上游为生物、化学原料,生产设备,包装材 料以及耗材供应商,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及诊断试剂的研发和 生产等,最终用户覆盖药企、生物科技公司及科研机构,贯穿生命科学基础研发及 产业化转化全过程。不同客户需求差异较大,工业客户附加值更高。生物试剂的客户主要分为科研 机构和工业客户两类,两者在数量、需求及单个订单的金额等方面差异较大。科研 客户较多且分散,需求也多样,多数情况下单个 SKU 的销售规模有限;工业客户相 对较少,需求集中,单个 SKU 的销售规模也较大,定制化需求较多,附加值也更高。

2.2、重组蛋白应用于生物药研发生产各阶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从生物试剂细分领域看,蛋白类试剂占据第二大市场份额。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9 年中国分子类、蛋白类产品分别占据生物试剂市场份额的 50.9%与 29.4%, 蛋白试剂是第二大类的生物试剂产品;其中,抗体与重组蛋白分别占据蛋白试剂市 场份额的 67.0%与 21.3%,重组蛋白占据国内蛋白类试剂的第二大市场份额。重组蛋白贯穿应用于生物药研发、生产及应用各个阶段。重组蛋白不仅可用于 包括靶点发现及验证、候选药物的筛选及优化、CMC 开发及中试生产、临床前研究 及临床试验在内的生物药研发阶段,同样也可用于生物药生产及应用等各个环节。

生物药领域蓬勃发展,推动了重组蛋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生物药领域的蓬勃 发展提升了客户对上游重组蛋白的需求,推动重组蛋白市场的快速扩容。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21 年全球重组蛋白市场规模可达 124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将增长 至 208 亿美元,2021-2025 CAGR 为 13.80%;2021 年中国重组蛋白市场规模可达 176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增长至 338 亿元,2021-2025 CAGR 为 17.72%,增速快于全球。

2.3、外资品牌垄断市场,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国内重组蛋白试剂市场主要由外资品牌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在重组蛋白 领域,国产品牌起步较晚,在研发实力、质量控制、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国外品牌 具有一定差距,国内市场主要由外资品牌主导。同时,中国重组蛋白市场竞争格局 相对较分散,CR4 不到 50%,市场占比前两名的 Bio-techne 和 PeproTech 合计占据 36%的市场份额。国内重组蛋白头部企业义翘神州、百普赛斯和近岸生物分别占据 4.9%、4.1%、2.1%的市场份额,与外资品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产替代整装待发,新冠疫情提供契机。国外品牌具有成立时间早、品牌影响 力大、质控严格、重组蛋白品类丰富等优势,但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生 产工艺改善,主流产品的质量已经接近甚至与进口产品相持平。除此之外,国内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依靠自身在服务、货期等方面的本土优势,国产替代蓄势待 发。疫情之下进口断货、货期加长,也为国产替代提供了难得契机。国产试剂厂家的常规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我们单独拆开生物试剂公司的常规业 务看,多数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2022 年,诺唯赞、百普赛斯、义翘神州的常规业 务同比增长分别为 41.03%、29.82%、14.67%,国产生物试剂公司成长性可期。

国内试剂厂家加速国产替代及国际化进程。(1)国内市场:生物试剂下游工业 客户受集采等价格下行压力,降低成本的需求凸显,新冠疫情提供国产试剂进入下 游客户采购名单的机会,头部试剂公司有望凭借价格和及时服务等优势加速国产替 代;(2)全球市场:中国快速应对新冠疫情,保障制造端平稳有序进行,国内生物 试剂公司有望凭借价格、稳定供应等优势加速国际化进程。

3、百普赛斯专注于高附加值的工业客户,全球市场开拓打开成长空间

3.1、高研发投入搭建核心技术平台,注重差异化产品的开发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高于行业平均:生物试剂产品种类繁杂,质控 管理严格,处于生命科学最前沿,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不断更新迭代。生物试剂供应 商需要在产品端注重研发、做好质控,紧跟生命科学研发趋势,积极开拓新产品。 自 2017年起,百普赛斯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2年达 1.14 亿元,同比增长91.17%; 同时,公司研发费用率也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公司依托 6 大核心生物技术平台,支持各类产品的研发。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 积累,自主搭建了 6 大核心生物技术平台,打造种类丰富的重组蛋白试剂库,用于 满足生物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对重组蛋白的需求。

凭借高研发投入与核心生物技术平台,不断增加新产品数量。为满足客户的需 求,增加品类覆盖率,公司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截至 2022 年年末,公司拥有的 产品总数约 3200 种,其中重组蛋白有 2800 种,同比增长 27.30%。标记蛋白数量占比高于竞争对手,标记蛋白收入逐年增长。根据标记状态,重 组蛋白可以分为标记重组蛋白和非标记重组蛋白。标记重组蛋白简化了研发人员实 验操作,可以更精准地识别、区分及筛选相应的抗体、重组蛋白,更能满足药物研 发试验的需求。截至 2021 年 1 月,百普赛斯标记蛋白数量占比达 23.9%,远高于竞 争对手。同时,公司标记蛋白贡献收入逐年增长,2020 年达 5970 万元,同比增长 90.1%。

依托研发平台,差异化开发高难度稀缺产品。膜蛋白可作为白血病等非实体瘤 的药物发现(例如 CD20、CD133 等)的关键靶标,主要应用于相关靶点的抗体药研 发。同时,膜蛋白的表达及提取较为困难,目前市场全长膜蛋白靶点产品稀缺。公 司依托自身研发平台,成功研发出竞争对手不具备的全长人 CD20 膜蛋白、全长人 CD133 膜蛋白、人 CCR5 GPCR 膜蛋白等产品,具有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3.2、深耕高附加值的工业客户,单产品销售规模较大

科研用户和工业用户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类似前文所述,重组蛋白试剂的终端 主要分为工业和科研两类客户,工业客户主要为药企、CRO、诊断试剂及生物科技 公司等企业,科研客户主要为高校、医院、政府研究所机构等科研究机构。科研用 户需求比较分散,对价格敏感度低、单笔订单绝对金额较小;工业客户对产品质量、 产品供应稳定性及后期技术支持服务要求更高,产品需求相对集中于热门靶点,并 且单批量更大、但对批次间差异也有更高要求,通常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具有较 强的客户黏性。百普赛斯通过多重质控检测方法,严控产品质量,更好满足工业客 户的需求。

以人源蛋白表达系统为主,满足工业客户的研发需求。重组蛋白的表达系统主 要包括原核细菌、真核酵母、真核昆虫细胞、真核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系统。其 中,基于 HEK293 细胞蛋白表达系统的重组蛋白在蛋白折叠、空间结构、翻译后修 饰等方面最接近于天然人源蛋白,是人用生物药研发及生产的首选。公司侧重于工 业客户拓展,主要采用 HEK 293 表达系统,通过该系统生产的重组蛋白数量超 95%; HEK293 细胞蛋白表达系统的重组蛋白深度契合生物药研发及生产各个环节的应用 场景,能够满足工业客户的研发需求。

客户数量逐年增长,直销客户中工业客户占主体。公司全球科研及工业客户逐 年稳健增长,2022 年达 7000 家,同比增长 22.8%。同时,公司坚持以药企、CRO 公司、诊断试剂厂商等工业客户为重点拓展方向。2020 年,公司的直销客户中,工 业客户有 1351 家,占比 80.1%;工业客户业绩贡献占比达 90.30%。专注于热门靶点,单个产品销售规模大。工业客户的研发多集中于成药性较高 的靶点,对单个 SKU 的需求量较大。百普赛斯在产品端聚焦热门靶点,销售端主攻 工业客户,单个重组蛋白的销售收入明显高于国内同行,但与 Bio-Techne 等国际龙 头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预计单个产品的销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3、重视全球市场拓展,国际化正在路上

重视全球市场开拓,国际化正在路上。自成立以来,百普赛斯重视全球市场的 开拓,并在 2013 年成立美国子公司,负责海外生物试剂产品的研发及销售。目前, 公司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超过 7000 家全球工业和科研 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客户覆盖强生、辉瑞、诺华、罗氏、默克等全球 Top20 生物 医药企业、国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以及赛默飞、VWR、Abcam、药明康德等全球生 物科技及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了全球 Top20 医药企业的全覆盖及 Top50大药企 80%的覆盖率。

海外收入占比超半成,海外营收快速增长。2017-2022 年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整体 在 60%-70%区间,海外市场已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近几年在海外市场的 持续发力,公司海外营收高基数下保持快速增长,2022 年海外营收达 2.88 亿元,同 比增长 30.80%,2017-2022 CAGR 达 53.05%。海外常规业务营收增长强劲,积极开拓欧洲市场:公司海外常规收入于 2022 年 达 2.40 亿元,同比增长 49.46%,2017-2022 CAGR 达 47.64%,内生增速强劲;其中, 美洲区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2 年贡献了 73.5%的常规海外收入。同时,公司进 一步开拓欧洲市场,目前在德国、瑞士、英国成立了三家子公司,全面覆盖德国、 瑞士、法国、英国、北欧及南欧地区,可直接服务于罗氏和诺华总部;欧洲市场未 来有望成为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的新增长点。

4、百普赛斯横向拓展新业务,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除重组蛋白外,公司围绕生物药研发进行相关业务的扩展,包括非新冠相关抗 体和试剂盒,以及磁珠、培养基、填料等辅助原料以及检测服务。同时,公司计划 进一步强化相关实验室及研发团队建设,和全球医药研发企业进行紧密合作,扩大 全球研发布局,保证公司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4.1、其它试剂产品业务:产品布局不断丰富,品类覆盖率逐渐提升

深度理解下游客户药物研发生产需求,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收入逐年增长。 公司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布局,相继研发出特异性抗体、检测抗体,检测试剂盒等 多个创新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研发生产的需求。2022 年,公司抗体、试剂盒及其 他试剂收入 5778.18 万元,同比增长 45.29%,2017-2022 CAGR 达 125.09%;2022H1, 剔除新冠病毒防疫产品后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实现营收 1251.21 万元,同比增长 63.08%。随着新冠产品的影响逐渐减弱,公司常规试剂类产品营收增长依旧稳健。

4.2、检测服务业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品牌辨识度逐渐提升

公司通过开展生物分析检测服务,为客户提供实验数据报告,提升客户粘性, 发掘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机会:公司的检测服务分为分子互作分析检测服务和抗独特 型抗体开发服务。分子互作分析检测服务包括抗体药筛选、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 生物大分子及小分子药物与其靶点的相互作用分析,可以为药物的研发、筛选、临 床试验、生产质量监控提供重要依据;抗独特型抗体开发服务是公司根据客户个性 化的需求,为抗体药物研发中的药代动力学检测和抗药性抗体评价实验提供抗独特 型抗体试剂。

检测服务收入稳健增长:公司 2022 年检测服务实现营收 1484.98 万元,同比增 长 31.11%,2017-2022 CAGR 达 140.10%。2022 年 5 月,公司检测分析中心分子间 亲和力(SPR 平台)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随着 公司品牌辨识度逐渐提升,检测服务业务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4.3、CGT业务:以细胞因子产品深入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CAR-T 细胞免疫疗法在包含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在内的多种恶性 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公司紧跟创 新前沿,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布局多样的靶点蛋白及抗体偶联磁珠,除此之外, 公司还为下游客户提供 GMP 级别的细胞因子产品。 细胞因子是细胞治疗研发及生产的重要试剂。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经刺激合 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在细胞治疗过程中,包括 IL-15、 IL-7 及 IL-21 等在内的细胞因子可以激活并扩增 T 细胞,是 CAR-T\CAR-NK 免疫细 胞增殖分化的主要试剂。GMP 级细胞因子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 GMP 标准进行, 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确保细胞因子产品的高质量。FDA 和《中国药典》均建议使用 GMP 级的材料优于非 GMP 级。

细胞因子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细胞因子作为 CAR-T 细胞免疫疗法研发及生产中 的重要试剂,市场规模随着 CAR-T 细胞免疫疗法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而逐年增加。 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CAR-T 疗法市场规模于 2024 年将增长至 66 亿美元,2019- 2024 CAGR 为 55.0%,全球 CAR-T 疗法市场规模预期将继续增长至 2030 年的 218 亿美元。2022 年国内 CAR-T 疗法的市场规模约为 15 亿元,预计 2030 年将增长至 289 亿元,2022-2030 CAGR 为 45.0%。GMP 细胞因子市场规模也逐年增加,据 The Insight Partners 数据,2019 年全球 GMP 细胞因子市场规模达到 0.85 亿美元,2027 年将增长至 1.58 亿美元,2019-2027 CAGR 为 8.1%。

公司 GMP 细胞因子产品质量对标国外先行品牌。目前公司在拥有 GMP 级质量 管理体系平台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一系列产品质量对标国外先行品牌的高质量 GMP 级别细胞因子,包括 IL-15、IL-7、IL-21 等。同时,公司积极建设 GMP 级别 厂房,为公司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